欢迎您访问博鱼app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 18823427775

博鱼app官网下载资讯

常见问题

数字背后的喜与忧--盘点200博鱼app官网下载9中国“就业之痒”

作者:小编2024-07-10 15:44:23

  博鱼app官网下载博鱼app官网下载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谭浩、王宇、贾楠)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出了一张特殊时期的“就业考卷”,考试成绩如何,数字是最好的回答——

  今年1至11月,城镇新增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的113%、96%和146%。到11月底,全国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的水平……

  但另一方面,数字也折射出中国“就业难”的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截至10月底,各地登记的180万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中尚有近50%未实现就业;从就业群体看,30%-40%的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属于灵活就业,部分已就业农民工岗位不稳定、收入降低……

  2009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就这样始终贯穿着数以千万计的普通百姓生活,也让他们在或喜或忧之间,深切地体会和感受着中国从未有过的“就业之痒”。

  【最新动态】截至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同比基本持平。到10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3%,距离年初预期88%的目标只有5个百分点。与往年相比,今年的高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更加多元化:下基层、去部队、赴重点行业、到西部边陲……

  一大早,一楼和二楼的两个开放大厅里已经挤满了应聘者。几排长长的招聘桌后,张贴着用人信息。其中,多数职位都标明了“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郭雪娇记不清自己是第几次来到这里了。一年多以前,郭雪娇毕业于河南焦作师专国际贸易专业;两个月前,为了跟家人团聚,她辞去了在河南一家贸易公司的工作,回到太原。从那时起,太原人才大市场成了她每周必来的地方。

  然而,时间一天天过去,理想的工作却一直无法落实。“稳定、环境好的工作往往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或者英语六级,这些我都不具备;剩下的工作多数是前台、销售一类,这些工作要么待遇太低,要么需要很广泛的人脉。”郭雪娇说。不过,她也承认,能力在找工作过程中非常重要,一个师姐什么证书都没有,但凭借良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在深圳干得不错。

  “蚁族”“啃老族”“被就业”……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之下,大学生就业似乎比往年更难,和郭雪娇相似,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心态让不少“天之骄子”感到“越来越迷茫”,而这些新名词也成了他们中不少人的线;形势的确不容乐观--

  3月,北京。部分全国政协委员在两会期间回答记者提问时指出:往年大学生就业比例36%左右,如果按照现在准备找工作的学生人数计算,大概只有300万学生能够找到工作,另外将近500万大学生面临着如何就业的问题。

  7月,北京。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向媒体透露,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68%,同比基本持平。但同时也存在“被就业”现象,将“对毕业生就业率作假实行一票否决制”。

  11月,宁波。“虽然今年第三、第四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已经回暖,不过明年就业形势还比较复杂,不容乐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人才流动中心主任司益磊在“2009秋季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启动仪式上说。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困难,国务院办公厅早在年初就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发出通知,通过一系列政策杠杆,努力帮助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中央部门组织了大量基层就业项目--吸纳2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工作,选聘两万名“村官”到各地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工作,安排5万至7.5万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提供“三支一扶”(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计划2万多个岗位,选派1万名应届毕业生服务西部……此外,各个高校也不惜“动员千军万马,走遍千山万水,道尽千言万语”,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

  各地各部门纷纷想尽办法,就是围绕这一个中心--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为他们寻找落脚点。

  【专家回应】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建议,大学生毕业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要想干大事,必须先干好小事。但内心一定要有改变自我、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这样不论将来是为别人工作还是自己创业,成功迟早都会到来。

  农民工就业:总体平稳 要求趋高【最新动态】来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春节前,约有50%的农民工踏上返乡之路。而眼下,农民工外出人数恢复到去年同期95%左右的比例,且绝大部分找到工作,就业形势总体上平稳。

  今年下半年,不少媒体刊出这样的大幅标题--中国东南沿海甚至西部的重庆等地再现“用工荒”!

  2009年,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经历了一次从打不到工的“民工慌”到招不到工的“用工荒”。农民工们也从这忽上忽下、忽冷忽热的市场变化中深深地体会到了“就业之痒”……

  四川省安岳县的80后农民工蔡志伟对自己的评价是适应能力超强。他的例证是,在家乡也好,在广东也好,干保安也好,进工厂也好,他都能接受。四五年间,他已经换了不下七八种工作了。

  如果说,在过去以普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时,“随遇而安”的蔡志伟还能够在沿海地区与老家之间游刃有余地穿梭,那在经济波动周期越来越短,产业升级转型不断加速的新形势下,他的空间实际上已经越来越小--

  一方面,是出去的路将更加艰难,始终停滞不前的技能水平必然与沿海新兴产业发展要求的距离越来越远。另一方面,回家的路也不会平坦。西部大开发不断向纵深推进,在就业机会大幅增加的同时,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目前已经出现了东部农民工西移的情况。

  据成都市最大的劳务市场--九眼桥劳务市场负责人证实,目前已经出现这种情况:部分技术工种如泥瓦工、建筑工等,企业开出5000元高薪,却很难招到人,大量农民工只能望之兴叹。

  “现在我们对农民工的要求提高了,不像以前就是泥瓦匠,现在也要求他们有技术,具备一些证书、证件。”山东潍坊市三建集团工会主席段景芳说。

  对于未来的就业实力和眼下的就业机会之间的关系,更多的农民工不是不了解,而是有所顾虑。今年36岁的四川巴中农民工钟明给记者算账:与其交几百元培训费,等几个月时间,不如出去打工,马上就能挣到钱。

  像钟明一样的农民工有“慌”的理由:培训不能马上见效益,但娃娃的学费,修房子的钱都“火烧眉毛”。“钟明们”的选择清晰勾勒出了多年来农民工迁徙的路线---沿海机会多,就去沿海,找不到工作又回到家乡;机会来了,再毫无改变地又出去,如此周而复始。

  “农民工就业严峻形势并未根本改变,如果不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只顾眼前利益,将得不偿失。”武汉大学教授陆伟说,而国际金融危机,成了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的一个契机。

  一些地方针对农民工返乡大潮,采取多种措施为他们积蓄能量、创造就业机会--

  劳务大省河南对免费帮助一位农民工找到工作的就业服务机构,政府给予1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青年农民工还可享受学分制或者学分银行制;

  山东通过集中培训,打造“沂蒙红嫂”、菏泽“天将保安”“天巧焊接”等在全国有知名度的劳务品牌,带动输出50万多人,创造劳务收入近10亿元;

  辽宁省采取普惠制培训,向有求职意向的农民提供月嫂、美容美发、插花、焊工等手艺培训,甚至免费提供住宿;

  河南省固始县黎集镇的赵小龙是接受返乡培训的受益者,“凭力气就能找个活干,曾是我们的普遍想法。这回失业让我认识到,技能上去了,收入才能上去。”

  【专家回应】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郭晓鸣认为:农民工担心失去宝贵的就业机会完全可以理解。在这个问题上,他们应该灵活些,如果现在找到了待遇好且稳定的工作,丢下正在进行的培训也不是不可以。但从长远来看,培训是必要和必须的。当然,培训的方式是多样的,并不一定要扔下工作,回到老家来参加,关键是要有一个不断进取、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观念。

  安置困难人员就业:政府花钱“买”岗位【最新动态】到11月底,全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已经完成了478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95%。14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完成全年目标的146%。如今回头再看,今年城镇月新增就业数已画出了一条稳步向上的曲线;经济下行,对百姓生活带来的直接冲击就是就业空间缩小。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带来的严重冲击下,“4050”人员、残疾人员、低收入家庭人员、被征地农民和长期失业人员等就业困难人员究竟是怎样度过的--

  庐阳区海棠街道的20多位有创业意向的下岗职工、就业困难人员正式进入社区创业实训“基地”拜师学艺。

  为了鼓励城市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创业促进就业,合肥市选择了70家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城市困难人员提供“手把手”的创业指导,并提供创业资金补贴。

  今年3月,王丽娅下岗了。“家里经济条件本来就不好,金融危机来了,今后这日子可咋过啊。”心焦如焚的王丽娅和丈夫商量后,想发挥自己做过销售和服务的优势,开一家鲜花店。

  劳动就业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了解到她资金不多、管理经验不足的难处后,让她参加了政府举办的创业培训班,还建议他们向劳动就业部门申领一笔扶助资金。经过几个月的用心经营,王丽娅的花店逐步走上正轨。她感慨道:“如果没有政府的好政策,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创业起家的。”

  为了帮扶就业困难人员重新走上工作岗位,各地各部门纷纷出台政策--

  上海市规定:本市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等用人单位吸纳经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将获得一次性补贴每人每年5000元-10000元;

  海南省通过扩大公益性岗位开发范围、提高公益性岗位补贴限额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补贴标准,延长公益性岗位补贴时间等方式,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青海省开展以“就业援助你我他,真情相助渡难关”为主题,以“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补贴”为内容的帮助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的就业援助系列活动;

  对就业困难人员,不仅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还要支招如何自主创业;不仅要提供直接帮扶,更有间接支持。“为了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介绍,以“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为例,到10月底,全国共帮助困难企业减轻负担338.5亿元,受益企业162万户、职工6100万人……

  【专家回应】中央党校教授叶笃初说,对于城市中困难群体的就业,政府应该做到应保尽保,对部分公益性的岗位,比如保洁、保安等工作,政府将给予就业补助,给困难人员买岗位,有利于解决他们就业难的问题,这不失为一种良策。但同时,有关部门还应该下力气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王宇、谭浩、贾楠)来自湖南衡阳的28岁农民工高玉泉,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转悠了两个小时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而这已是高玉泉本周第三次来这里。“想想家里不到两岁的孩子和每月好几百块钱的房租,线;这时,在距离广州不到一小时车程的佛山一家工厂里,港资企业老板陈锦波也有点坐不住:“订单已经接了,但合适的工人还没有招够。”一边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一边是招不到合适的工人,“找工慌”与“用工荒”这一矛盾的背后,凸显出怎样的问题?

  看上去体重不到100斤的高玉泉来广州打工已经第10个年头,先是做过一阵子服务员,后来一直给人开车,换了不少地方,但收入始终不高。在招聘会现场,有关司机的招聘信息他都记录了下来。“现在的薪水比刚来时候要强,但想找再好一点的就很难,因为人家嫌你没技术。”小高心里的好工作是在码头港口开机车,这样的工作挣的自然多,但技术要求也高。“前段时间有家大工厂来招开机床的工人,开出60元到80元一天的工资,人家图纸一摊开,那应该是个机床构造图,齿轮、轴承、螺栓什么的都在上面画着,只要会看图,马上就进工厂。可那东西没几个人懂啊,人们围上去又立马散开。”小高说。

  比小高还要慌的,是当下高校里几百万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我们找工作已经两个月了,参加了好几场招聘会,但能面试的没有几家,还都要求有工作经验。再这么找下去明年就该加入‘蚁族’行列了。”在周末一个专门针对北京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现场,工科院校毕业生李强焦虑地告诉记者。

  “也知道好的技工挣的比白领多,但说实话,一是学校没教给你这个技能,二是不愿意上了大学回头再去做工人。念了这么多年书,如果最后找了份专科生都能做的工作,这样的结果我没法接受。”小李说。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在制造业领域,没有一定技术不可能找到合适工作;而业务员、文员领域已经有些饱和,包括毕业生等大多数求职者都冲着这个来,僧多粥少,这么个找法不慌才怪。” 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主任张宝颖说。

  在广东小家电制造领域摸爬滚打20多年的陈锦波,现在最发愁的不是订单问题,而是怎样找到更多熟练技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家企业年初时订单量比往期下降两成,但下半年订单量开始回升。变化的不仅仅是订单数量,“现在我们的客户需求有了改变,根据要求,我们现在要生产更高标准的咖啡壶,这需要大量有经验、懂电工的工人。”陈锦波说。“行业发展的速度比市场提供人才的速度要快得多,我做这行业很多年,现在感觉技术工缺口不断加大。”陈锦波说。

  有同样感慨的不止陈锦波一人。“月薪8000元也难求一名合适的技工!”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地毯大王”李成日急切地描述自己的招工感受。

  “中、高级技工是稀缺人才,企业宁愿在市场招聘或是从其他厂子里挖人,因为自己培训成本太高,把一个普通工人培育成一个可以看懂图纸的高级工人,不仅需要一定的周期,而且企业还要为之耗费大量的资源。”张宝颖说。

  “我们也从技校招过毕业生,但干了一个月就都走光了。厂里的工作学生娃不是干不了,就是不想干。目前的情况是,市场上的高级技工就是那么多,企业招人不是你拉我的人,就是我拉你的人。”广东合成五金塑胶制品厂副厂长潘志华说。

  随着经济转暖,技工荒已经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不断凸显出来。中山大学教授、广东经济学会会长王珺分析指出,企业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的提高,国内就业市场当前不仅经历着失业的考验,其内部结构性失衡问题也愈发显现出来。王珺的观点得到张宝颖的印证。“近期我们中心做过两组调查,一个是对600家制造业企业的招聘信息进行分析,其中40%以上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有技工证;同时我们还对5000名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只有10%的农民工有技工证。”“技工需求量大增,而市场提供的成熟技工量却停滞不前。国家提出产业结构升级,现在来看,最该升级的是人才升级、培训升级、就业升级。”张宝颖说。

  “那些高级技工,至少需要在技校学上几年,然后还要在厂子里摸爬滚打好几年。我身边老乡大多是初中毕业没啥技术,在工厂拿1000多块钱的普工想要做到高级技工,几乎不可能。”高玉泉说。

  专家认为,要在劳动力输出地对打工者进行完整的培训,院校则要进行与大学生就业关系更密切的课程,政府和企业则应完善培训的阶梯,实现就业的升级,“找工慌”和“用工荒”这组矛盾现象才有可能得到缓解。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贾楠、谭浩、王宇)早晨7时50分,离上班还有10分钟,见习生李成林来到车间,戴上安全帽,擦拭操作台,查看当天的生产计划,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他负责的是拖拉机最终传动的装配,就是安装拖拉机后桥和车轮的连接部分。压床启动了,安锁片、锁螺母、涂密封胶并用平衡吊将最终传动安装到后桥壳体上……一个个动作熟练到位,有条不紊。然而,5个月前,锁螺母这道工序却让李成林有些头疼,往往要调试3、4次才能达到要求。那时,他刚刚来到山东福田雷沃国际重工公司。

  今年前几个月,与全国成千上万名大学应届毕业生一样,东北农业大学大四学生李成林整天为找工作奔忙着。

  “听说哪儿有招聘会,我们就去。数不清投了多少简历,经常是10份、20份成批量地打印……”李成林说,然而,由于“不是名校出身,80%的公司不理我们,简历投过去以后,没有回音。”

  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2008年以来,许多企业都收缩了招聘计划,这让来自山东农村的李成林感到分外焦虑。

  “对于农村大学生的父母,最大的期望就是供孩子上大学,在城里找份好工作,将来有个安稳的家。可是我上了16年学,如今‘毕业等于失业’,感情上对不起父母。”

  焦虑的不仅仅是李成林。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会计专业的小林将于2010年毕业,严峻的就业形势让她和同学们不得不提前关注起了招聘信息。

  “现在工作不好找,很多单位都要求有工作经验,一听我们是应届毕业生,就说不行。”刚刚走出人才市场的小林说,在这场招聘会上,多数职位都标明“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对于十几年间走惯了“从家门到校门”这条路的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工作经验”成了他们求职途中难以逾越的一道“门槛”。要迈过这道“门槛”,办法只有一个--见习。

  今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大力组织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实习实践,并提出拓展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管理规范的用人单位作为高校毕业生实习见习基地。从2009年起,用3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

  与此同时,一些知名跨国公司规范的实习生项目,如“蓝色之路学生实践计划”“林宗纬红领带计划”等,受到大学生热捧。不过,这些大公司的实习“门槛”较高,加之需求多、岗位少,很多普通高校学生难以涉足。

  为了给毕业生提供更多见习机会,共青团中央于今年年初启动了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项目。截至10月25日,已在全国31个省份和95.8%的地级市发布4批见习基地,共19912个,提供见习岗位51万余个。

  李成林所在的山东福田雷沃国际重工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见习基地为像他一样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带来了希望。

  毕业于潍坊科技学院的赵小月刚刚被寿光砚祥有机蔬菜发展有限公司录用。经过3个多月见习,她目前的工作是通过互联网为客户远程解答蔬菜种植方面的问题。

  “这个工作挺适合我。”她说,“见习基地为许多像我这样刚毕业、盲目扎堆找工作的人提供了很好的就业平台。”

  刚来见习时,由于常常要往田里跑,与自己“想找一个环境特别好的工作”的愿望相去甚远,赵小月曾想过放弃。但是一次当她在田间为农民成功除去蔬菜病害后,她决定留下来。

  “非常有成就感,理论需要跟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如果没有当初在农田实践,现在就不可能为农民正确地解答,也不可能胜任‘办公室’里的工作。”

  李成林刚到车间工作时,也曾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天之骄子,应该比工厂师傅知道得多,但通过实践,他意识到,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是固化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进行检验、调整。

  “有的人听到车间里巨大的噪音就不愿意干了,其实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从基层开始。”李成林说,“以前到工厂实习多是走马观花,并不能真实体会一线工作,但是见习基地安排我们在车间轮岗,还配了师傅手把手地教,实际操作能力明显提高了。”

  福田雷沃国际重工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部副部长张燕表示,见习虽然需要企业付出一定成本,但却为企业和学生提供了相互了解的机会,使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制定人力资源机制,学生也能更理性、客观地看待工作岗位,从而提高双向选择的准确率。

  专家认为,在以见习促就业的过程中,政府、企业、学生都应承担相应责任:政府牵线搭桥,企业提供平台,在校学生也应积极寻找社会实践机会,这既利于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并储备人才,更能让大学生在培养艰苦创业精神的同时提高就业能力。

  几个月的见习就要结束了,李成林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肯吃苦的积极态度赢得了同事们的好评。就在发稿前,记者收到李成林的短信:“竞聘岗位结果贴出来了,经过笔试、面试,我被公司正式录用了”。

  新华社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谭浩、李兴文、贾楠)不久前,武汉商业服务学院举办2010届毕业生供需见面会,2000余名毕业生迎来了6000多个工作岗位,这其中包括17家国有大型控股企业和多家五星级大酒店。和去年相比,今年用人单位开出的月薪,平均比去年增加300元左右。就在本科毕业生遭遇求职“瓶颈”的时候,不少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却一路飘红,红得有些让人羡慕。“高职生动手能力强、知识结构更加适合企业需求,到岗后经过系列培训,很快就能成为高级技术人才。”对于高职生走俏,武汉新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克利如是解释。

  这样的感慨不只是在武汉才有,全国很多地方都呈现出类似情形--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看上去很美”。

  韦鹏是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毕业前,他前往浙江红树林服饰有限公司实习,因为专业技术能力过硬,他顺利地被这家企业录用。在他看来,“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在国内服装企业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用工需求减少背景下,江西服装职业技术学院2009届毕业生就业仍“逆市走俏”。学校有就业意向的2870名毕业生就被用人单位早早抢聘一空,国内6家知名服装企业甚至采取订单方式“预订”学校2010届毕业生。

  事实上,许多职业学校都能根据地方产业升级、生产技术更新,对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不断改革,随时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摸索出学校教师进企业、实训基地建到企业、技术专家进课堂、订单培养等一系列好经验,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相比之下,目前不少高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这恰恰给了职业学校以施展拳脚的舞台。

  正是依靠学校办学与市场需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各地职业学校普遍呈现出“毕业即就业”喜人局面。仅以江西省为例,高职(高专)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逾70万人。2009年,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下,江西省高职院校平均就业率仍达84%以上,而中职学校学生就业率更是稳定在96%以上,就业满意度达99.3%。

  红火的就业市场也带来了一股“职高热”。在今年夏天杭州的中考报名中,萧山区4所职高原定招收755名直升生,没想到前来报名的竟近3000人,火爆程度大大超过学校预料。最终,市属8所职高几乎都招满,其中有的热门学校还扩招了20%以上。

  职业教育的成功,值得我们作一番深层次思考。众多周知,“德国制造”享誉全球,与德国具有众多的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密切相关。在德国民众看来,教育目的是为获取一种与个人的兴趣、爱好相适应,并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的能力。因此职业教育受关注程度甚至高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

  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却是重高校轻职教,重学历轻能力,家长们也是宁愿让孩子去挤高考“独木桥”,也不愿意让他们读职业学校,总觉得走这条路子失面子,没前途。结果,一面是“制造业大国”始终为缺乏大量高素质技术工人所困扰,一面又是成千上万孩子辛辛苦苦读完大学而为找不到工作而苦恼。

  我国基本国情是相当长时期内就业压力很大。《中国就业状况和政策》特别指出,中国青年人口的规模大,青年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在这样的形势之下,我们不妨把“职高热”的启示好好总结一下,希望这能成为全社会人才观开始理性转变的标志,而仅非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一种“应急之举”。